close

老師課堂上提到趙孟頫開創文學融入書法的風潮,所以我想可能是元朝以前傳世的作品大多是書信的原因吧。
我猜想書信的時候能夠不經意地進入某種狀態,將心緒匯集筆尖,很直白地表達紙上。這種狀態可以說可遇不可求吧。
侯老師提到趙孟頫技術上沒有缺點,那麼某某大膽猜測趙孟頫筆下缺少的應該是這種直接表達。
在老師的講解下可以感受到趙孟頫臨寫赤壁賦行氣都經過刻意安排,是藝術性的,間接的感官感受的表達。
所以聽說王羲之酒醒之後寫不出第二篇蘭亭序,可見道理。
也曾見聞老師聲言,有些帖如祭侄文稿是不可臨的,因為和平世代不可能有國破家亡的感情。
傳世的書法作品印象中大多是書信,我想可能這是原因。
最後一堂課的最後仍是回歸到工具材料的講究。
沒寄過信,最多就是寫封email,不是很能夠體悟古人寫信這麼講究,特別是友人間通信,別時容易見時難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侯吉諒書法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