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美的感受性,其實是需要長時間浸淫與潛移默化。老師所教導的觀念一再強調從經典書法碑帖著手,具有一定的標準可檢驗。
另外,老師投影片上有一幅「聖誕快樂」作品,這個學生印象深刻,因為在進詩硯齋學習書法前,曾經看過這個展覽。
當時看完其實心中是有點鬱悶,雖然不懂書法,但是不覺得這樣的書法可以稱之為作品,不僅沒有美感,也感受不到深刻的意涵,看那樣的展覽是非常浪費時間與傷害眼睛。
真正開始學習書法,上過侯老師一系列的講座後,也才漸漸了解寫字是最末端的技能學習,在學寫字之前,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欣賞書法,以及排除錯謬的書法論點。創作的靈感來自於生活的啟發,而生活的豐富多元又決定於創作者本身的才學、人文、品格修養...等綜合因素,技術是奠基,但沒有高明的技術卻又無法表現。而書法作品特別的地方在於充分融合文字與文學內容,將作者的感受表現在作品之上,觀看者除了對書法技術必須理解之外,最重要的是能感受的到文學內容的意境,以及是否能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,這是作者與觀看者的對話。

arrow
arrow

    侯吉諒書法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